西葫芦病毒病防治好药
一、病毒病症状表现:
植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,并出现黄绿斑点,渐渐全株黄化,叶片皱缩向下卷曲,节间短,植株矮化。枯死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,大部不能结瓜或瓜小而畸形。或苗期4~5片叶时开始发病,新叶表现明脉,有褪色斑点,继而花叶,有深绿色疱斑,重病株顶叶畸形鸡爪状,病株矮化,不结瓜或瓜表面有环状斑或绿色斑驳,皱缩、畸形。
二、病毒病传播途径:
高温干旱有利于有翅蚜迁飞,病害重,露地育苗易发病,苗期管理粗放,缺水,地温高,西葫芦苗生长不良,晚定植,苗大均加重发病,水肥不足,光照强,杂草多的地块病重。矮生西葫芦较感病,蔓生西葫芦抗病性强。
棚室西葫芦病毒病全年都可发生,冬春季节发病较轻,夏秋季发病较重,病毒病多在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表现症状,此时发病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。
三、病毒病防治:
1、调整播期,尽量使西葫芦发病阶段避开高温高湿季节、避开蚜虫、灰飞虱成虫活动成期。
2、起垄栽培,行间铺30厘米宽的银灰色地膜,地膜反光,对传毒蚜虫和灰飞虱等有驱避作用。
3、在田间作业时,使用工具应消毒,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,以免扩大传染。
4、减少接触传毒病毒病可通过植物伤口传毒,因此在栽培上应当加大行距,实行吊秧栽培,尽可能减少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。农事操作应遵循先健株后病株的原则。对早熟西葫芦不需打杈,避免造成伤口传毒。
5、加强肥水管理,避免早衰西葫芦秧苗早衰极易感染病毒病,在栽培中必须加强肥水管理,避免缺水脱肥。在高温季节可适当多浇水,降低地温,还可采取遮阴降温防止秧苗早衰,抗病能力减弱。
6、药剂防治:严重的采用守绿组合50ML+50ML+大青叶60g+铜大帅60g兑水30斤喷雾3次,每次间隔1天。轻微的就第1天、第3天,第7天喷雾。防治白粉虱搭配克飞克卵组合(20ML+20ML).